Tmux是一個優秀的終端復用軟件,類似GNU Screen,但來自于OpenBSD,采用BSD授權
使用它最直觀的好處就是,通過一個終端登錄遠程主機并運行tmux后,在其中可以開啟多個控制臺而無需再“浪費”多余的終端來連接這臺遠程主機;
# 在 Mac OS 中,通過 brew 安裝
brew install tmux
# ubuntu版本下直接apt-get安裝
sudo apt-get install tmux
# centos7版本下直接yum安裝
yum install -y tmux
# centos6版本需要編譯安裝
yum install libevent libevent-devel ncurses-devel
tar -zvxf tmux-2.3.tar.gz # (提前下載:wget https://github.com/tmux/tmux/releases/download/2.3/tmux-2.3.tar.gz)
cd tmux-2.3
./configure
make && make install
Ctrl+b
|
激活控制臺;此時以下按鍵生效
|
|
系統操作
|
?
|
列出所有快捷鍵;按q返回
|
d
|
脫離當前會話;這樣可以暫時返回Shell界面,輸入tmux attach能夠重新進入之前的會話
|
|
D
|
選擇要脫離的會話;在同時開啟了多個會話時使用
|
|
Ctrl+z
|
掛起當前會話
|
|
r
|
強制重繪未脫離的會話
|
|
s
|
選擇并切換會話;在同時開啟了多個會話時使用
|
|
:
|
進入命令行模式;此時可以輸入支持的命令,例如kill-server可以關閉服務器
|
|
[
|
進入復制模式;此時的操作與vi/emacs相同,按q/Esc退出
|
|
~
|
列出提示信息緩存;其中包含了之前tmux返回的各種提示信息
|
|
窗口操作
|
c
|
創建新窗口
|
&
|
關閉當前窗口
|
|
數字鍵
|
切換至指定窗口
|
|
p
|
切換至上一窗口
|
|
n
|
切換至下一窗口
|
|
l
|
在前后兩個窗口間互相切換
|
|
w
|
通過窗口列表切換窗口
|
|
,
|
重命名當前窗口;這樣便于識別
|
|
.
|
修改當前窗口編號;相當于窗口重新排序
|
|
f
|
在所有窗口中查找指定文本
|
|
面板操作
|
”
|
將當前面板平分為上下兩塊
|
%
|
將當前面板平分為左右兩塊
|
|
x
|
關閉當前面板
|
|
!
|
將當前面板置于新窗口;即新建一個窗口,其中僅包含當前面板
|
|
Ctrl+方向鍵
|
以1個單元格為單位移動邊緣以調整當前面板大小
|
|
Alt+方向鍵
|
以5個單元格為單位移動邊緣以調整當前面板大小
|
|
Space
|
在預置的面板布局中循環切換;依次包括even-horizontal、even-vertical、main-horizontal、main-vertical、tiled
|
|
q
|
顯示面板編號
|
|
o
|
在當前窗口中選擇下一面板
|
|
方向鍵
|
移動光標以選擇面板
|
|
{
|
向前置換當前面板
|
|
}
|
向后置換當前面板
|
|
Alt+o
|
逆時針旋轉當前窗口的面板
|
|
Ctrl+o
|
順時針旋轉當前窗口的面板
|
1)進入tmux面板后,一定要先按ctrl+b,然后松開,再按其他的組合鍵才生效。 2)常用到的幾個組合鍵:
ctrl+b ? # 顯示快捷鍵幫助
ctrl+b 空格鍵 # 采用下一個內置布局,這個很有意思,在多屏時,用這個就會將多有屏幕豎著展示
ctrl+b ! # 把當前窗口變為新窗口
ctrl+b " # 模向分隔窗口
ctrl+b % # 縱向分隔窗口
ctrl+b q # 顯示分隔窗口的編號
ctrl+b o # 跳到下一個分隔窗口。多屏之間的切換
ctrl+b 上下鍵 # 上一個及下一個分隔窗口
ctrl+b C-方向鍵 # 調整分隔窗口大小
ctrl+b & # 確認后退出當前tmux
ctrl+b [ # 復制模式,即將當前屏幕移到上一個的位置上,其他所有窗口都向前移動一個。
ctrl+b c # 創建新窗口
ctrl+b n # 選擇下一個窗口
ctrl+b l # 最后使用的窗口
ctrl+b p # 選擇前一個窗口
ctrl+b w # 以菜單方式顯示及選擇窗口
ctrl+b s # 以菜單方式顯示和選擇會話。這個常用到,可以選擇進入哪個tmux
ctrl+b t # 顯示時鐘。然后按enter鍵后就會恢復到shell終端狀態
ctrl+b d # 脫離當前會話;這樣可以暫時返回Shell界面,輸入tmux attach能夠重新進入之前的會話